英国《每日电讯》:《爱爱爱》究竟谁对谁错

A" class="area">

英国《每日电讯》:《爱爱爱》究竟谁对谁错

来源:凡琳女性娱乐 2010年10月14日09:52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中小

  凡琳女性娱乐讯 著名编剧迈克-巴特雷特的新作《爱,爱,爱(Love, Love, Love)》正在伦敦皇家普利茅斯剧场上演,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著名剧评人多米尼克-凯文迪什(Dominic Cavendish)对这部戏剧作品做出了相关评论,以下是部分翻译节选:

  给我买个房子吧——这似乎是37岁的女儿对父亲提出最为唐突而且听上去有些荒唐的要求。然而,对比穷困潦倒、经济来源不稳定的女儿与生活在富有惬意中的退休父亲,这个要求似乎不无道理。在戏剧《爱,爱,爱》中,让女主人公“罗斯(Rose)”困扰不堪的痛苦与绝望似乎是现实世界部分年轻一代的写照,迈克-巴特雷特(Mike Bartlett)用金钱的现实性放大了年轻人的无奈。

  罗斯的父母,婴儿潮的一代人,年轻时代曾吸食大麻、也有过放荡不羁的性行为,但那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与国家的崛起不仅让他们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很容易找到了足够养家糊口的工作,退休后还能安享社会的高福利。“你们没有改变世界,你们只是将它买下了,还将它私有化了。”罗斯不服气,坚持要让父母分享他们拥有的战利品。

  迈克-巴特雷特是个聪明绝顶的作家,他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寻找相互指责的理由。“罗斯”的话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包括她的父母也吓了一跳。究竟是罗斯不应该一直听从父母那套“追寻梦想”的建议,还是她早就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其中,剧本所示两代人裂痕的种子早已在不经意间种在了现实世界。第一幕,我们可以追溯到1967年6月25日——披头士乐队在全球首场直播演唱会上唱的一首歌《爱即所求(All You Need Is Love)》。其实,那个时候,“罗斯”的父母已经在这首歌中听到自己女儿的未来。之后,我们从约翰-赫佛南(John Heffernan)的“肯尼斯”身上看到裂痕种子开始发芽。这个不修边幅、不务正业的牛津学生引诱了沉闷哥哥的女友——活泼风情的桑德拉。当然,也有人说是桑德拉引诱了肯尼斯。在解读这件事情上,迈克-巴特雷特并没有给出一种绝对的说法,不过明显迎合了年轻观众,多了一些妇女解放的意味,增加了一些恶作剧的新鲜感。

  第二幕,剧情快进到了1990年,人物之前闪现出来的自私本能已经趋于形成更为危险而可怕的东西。桑德拉变成了酒鬼,肯尼斯悲惨的命运已经全面显现。女儿“罗斯”十六岁生日之际,将家庭温馨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可悲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决裂。情节的巧妙设计加上演员节奏性的精湛表演,让皇家普利茅斯剧场(Theatre Royal Plymouth)剧场的变成了纠缠于现实与戏剧之间的混沌世界。脆弱的中年人、粗鲁的年轻人,究竟谁对谁错?只能等待剧迷们在观看后自行抉择。(Vicky)

 

( 本文标题:英国《每日电讯》:《爱爱爱》究竟谁对谁错 - 时尚
本文地址:www.365xw.net/content/4-2992-0.html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5新闻观点或者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5新闻联系
热门话题
每日一题

鹿晗炒工作室鱿鱼

鹿晗炒工作室鱿鱼

愚人节,艺人们纷纷在微博开启了“愚人节整蛊大赛”~鹿晗说今儿过节发张自拍~他的工作室评论说自己要辞职,结果鹿boss爽快地说准了~后知后觉的工作室哭唧唧发微博说自己要凉凉了,2333~阿信说自己决定要公开了,然而附图看半天也看不出啥名堂来~这种事情他...~~~~~